TFHK Fellowship Recruitment TFHK 項目老師招募

📣

TFHK 項目老師招募 |TFHK Fellowship Recruitment //

// 📣 TFHK 項目老師招募 |TFHK Fellowship Recruitment //

TFHK項目老師計劃是以教育為中心的領導力發展計劃。項目老師會以全職受薪的形式進入服務基層的本地學校,一邊發展工作職能,一邊了解教育。完成計劃後在制度內外開展你的影響力職涯。

TFHK Fellowship is an education-focused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 for aspiring changemakers to develop skills and understanding of education through a full-time, paid commitment. Upon the completion of Fellowship, you are ready to launch your purposeful career within and beyond classroom.

參加資格 Eligibility:

✅35歲或以下 (自2023年12月31日起計) Aged 35 or under as of 31 Dec 2023

✅擁有學士學位 (任何背景皆可) Hold a Bachelor’s degree in any field

✅2023年或之前畢業 Have graduated or will be graduating latest by 2023

✅能夠在香港工作 Have work authorization in Hong Kong

📝立即報名 | Apply Now: https://bit.ly/TFHKApply_Now

❗ 截止報名日期 | Application Deadline: 18 December 2022

💬了解更多 | Learn More: https://tfhkfellowship.org/

在港檢疫隔離現身說法!安怡居小伙伴和你分享14天隔離的心路歷程

早陣子一眾小伙伴都在等港府發佈最新的入境政策,希望能趕在自己來港之前可以有豁免強制隔離的安排,然而按目前港府的政策推斷,如打算在這一兩個月內來港的同學很大機有亦難逃隔離的命運。面對今年的特殊環境,同學需要離鄉抵港留學,對於強制隔離的安排都充滿好奇、疑問或擔心,想了解當中的情況。有見及此,安怡居請來三位居住在安怡居宿舍的同學,分別是來自北京就讀香港理工大學翻譯與傳譯文學碩士的丁宇萌同學、來自杭州就讀香港浸會大學語言學碩士的郭曉蒙同學及來自浙江就讀香港城市大學電子資訊工程學的張洋同學,分享來港前的思量、選擇在港住宿的經驗、強制隔離前的準備、過程及心得,讓打算來港的同學可提前作出準備,釋除疑慮,享受來港讀書的樂趣。

香港多元化既五光十色的生活,吸引了不少世界各地的學生來港讀書。

來還是不來?

今年香港大部份的大專院校都有為身在外地的同學提供網課安排,甚或使用雙軌制教學,讓同學可以有所選擇,然而對於是否來港參加面授課堂,相信不少同學都抱著懷疑的態度。

當初郭同學也十分糾結,後來眼見香港的疫情漸趨穩定,便決定來港。「其實我本來的意願也是能過來面授就盡量來的,因為我的專業是語言學,當中有不少課堂和作業均需要和師長同學交流。一如我所料,來港接受面授課堂感覺良好,校園學習氣氛濃厚,讓我覺得學習的效益比網課高太多!」

丁同學也異口同聲認同:「我自己也是讀語言相關專業,而學校大部分的課堂都有實行面授,同學之間會有更多交流,相比網課的學習效益大大提升。基本上我班上大概七至八成同學都來了呀,相信下學期會全來了吧!」

丁同學也十分期待其他內地同學來港,一起享受面授課堂的樂趣。

而張同學則認為網課教學不到位,「我自己的專業是需要做實驗的,網課本來就不太可行。加上我跟同學們都希望能善用校內的資源,所以大都在10月前都過來了!」

張同學認為面授比網課的學習效益更高、更有效。

貨比三家 信心之選

接受訪問的三位同學在決定來港後,便於不同渠道尋找香港的學生宿舍,經過一輪比較後,最終決定選擇安怡居。

郭同學在選房的流程上十分果斷,她笑言:「我是透過浸會大學的學生支援網站找到安怡居。我本來就對學校認可的宿舍較有信心,感覺比較有保証,所以在看過網站的介紹及照片,跟客服了解過整體環境、配套後,感覺不錯,便下訂了。」

安怡居的單位已配備基本的日常設施,同學原則上是可以拎包入住。

跟郭同學比較之下,丁同學就做了較多的資料搜集,她說:「我上過寄托論壇又搜過微信公眾號,比較各家提供學生宿舍的供應商或房東出租的公寓,發現安怡居整體上的口碑是比較好的。不但宿舍環境不錯,設備齊全,而且價格合理,並提供室友配對服務,我和我的室友都是就讀跟語言學相關的專業呢,大家相處很好很愉快。」

相比其他住宿方,安怡居公間空間環境寬敞,讓同學可以與室友交流日常心得。

張同學則相信朋友的推薦,二話不說連同4位同專業的同學一口氣整租了一個單位:「我們湊合了好幾個同學,希望一起來港生活彼此有個照應。我們在香港租房市場上主要搜尋整租的單位,要求是希望每人都有個房間,而不需要有廳長,確保大家的生活環境都有一定私隱性,也不須攝手攝腳出入單位,過得比較自在些。安怡居剛好有最後一個符合我們條件的整租單位,位置好而且周邊環境相當合適,最重要是有宿舍式管理的,比外面個別單位的散戶管理更靠譜,我們基本上也就定下來了。」

安怡居學生宿舍地理位置優越,附近餐廳林立,又有大型購物中心-朗豪坊,生活機能一應俱全。

安怡居貼心服務 十四天隔離輕鬆過

安怡居明白大部分同學來港後都需要即時入住,進行強制家居隔離,一方面無法攜帶過多行李,另一方面缺乏時間購買物資,因此安怡居今年特別準備了床上用品予需要隔離的同學,並放置好清潔用品於每個隔離單位內,減輕同學們的行李負擔及便利同學日常的清潔需要。

我們今次訪問的三位同學入境香港後,隨即入住早前預訂安怡居的學生宿舍。雖然大部份同學於訂房時都只是透過線上看房,從沒到過房子視察,但這三位同學入住後,不約而同都表示和視頻基本都是相同的,所以十分滿意。

安怡居環境乾淨舒服,一洗同學舟車勞動的疲累。

郭同學說:「入門口第一個感覺就是很乾淨,沒有什麼怪味道,房間設備齊全,除了學習桌、書櫃外,還提供了床上及清潔用品,感覺很貼心。網絡設備方面也十分讚,速度不錯;而且房子已包辦申请了水電網,不用我出去再另外辦,減省了不少麻煩及時間。室友方面,我覺得安怡居真的用心幫我們配對過,因我跟其他室友的專業都是比較相近,彼此間的興趣及志向類同,我們很快便混熟成為朋友,於隔離期間,有什麼突發事情,彼此都有個照應。」

郭同學所使用的床品正是安怡居提供的隔離用品,而她表示最享受在她光猛舒適的小窩滑手機渡過隔離的日子。

丁同學來港前已聽過不少人指香港天氣潮濕,蚊蟲多,而感到擔憂。「由於南方天氣比北方潮濕,蚊蟲問題也相對較多,作為北方人剛來時,多少會擔心不習慣。怎知道入住安怡居後,卻沒感覺蚊蟲很多,反而覺得環境乾淨蠻舒服的,我暗中舒了一口氣。」丁同學補充:「入住前,安怡居已給我提供了隔離資訊,讓我有所準備;而入住後,安怡居的物業管理主任對於我在隔離期間的疑問也是有問必答及即時處理的,令我安心不少。記得有次廚房門意外反鎖了,我被困超徬徨無助的,幸好物管主任及時回覆,立即解決了反鎖問題。」丁同學亦提到安怡居的學生宿舍位置優越,附近餐廳林立,隔離期間也可外賣嚐到不同的美食,心情也隨之而來的好。她笑言:「據我所知,我同科的其他同學住在位於紅磡價錢較貴的公寓都不能叫外送到家*,每天都要吃方便麵度日,馬上覺得自己隔離日子過得幸福,選擇安怡居是明智的選擇。」

*編者 解說:一般的小區,若大樓內有隔離人士, 有一些 公司的外派員就不會送餐上樓,同學 就只能夠拜托室友或保安到大堂或指定地點領取外賣。

丁同學來港前憂心忡忡,入住安怡居後發現是個安樂窩,即便放下心頭大石。

而張同學來港時間比其他室友晚,他的室友除了有分享隔離的經驗給他,也支援了他隔離期間的需要。「室友們都是同學,給我分享了隔離經驗,讓我知道有什麼要帶過來,而我覺得安怡居安排的床上用品及清潔用品也十分合適,品質不錯,也是比較實用的物資。而且安怡居學生宿舍的地理位置都在天貓超市的派遞範圍內,隔離期間有什麼需要的話,都可以用手機應用程式下單,一兩天後,貨到上門,方便快捷,可以減少初來報到時行李負擔。」

張同學的隔離體驗非常順利,除了有先入住的同學提供支援,也因為居住地點位置便利可網購日常用品。

隔離小貼士

三位同學都坦言隔離14天比相像中容易渡過,隔離期間的日常主要是上課、寫作業、看電視劇、打遊戲等,一眨眼就結束了。被問到隔離心得,郭同學和丁同學都強烈一件事,必須在到港前完成於網上開通香港電話號碼的電話卡。因為過關時候需要提供電話號碼作防疫之用,如沒法提供的話,過關時間會延長外,也有機會影響入境。

除此以外,叫外送或到港後要查找任何資訊都需要用到電話號碼的。若同學使用國內電話號碼的電話卡,需要開啟漫遊服務,費用會以倍增計算。這點同學們需要留意。

另外,相信不少同學隔離期間都需要上課,穩定的網絡也變得重要。同學入住前也要向住宿方確認提供的網絡的網速和穩定性,確保隔離期間課業及生活質素不會因網絡問題而大打折扣。

如住宿有沒有已經開通網絡 如果沒有就請業主先行代辦開通網絡服務,畢竟申請開通網絡是需要時間的一般大概需要一星期至兩星期不等。 如果業主真的不會代辦開通網絡需要同學自行辦理,建議同學來港後可購買無限數據流量或較大數據流量的電話卡,以解決網絡問題及解14天隔離之需要。

總括三位同學的建議,同學來港前必須確定自己的所訂的住宿是符合政府規定可接受家居隔離。

丁同學提到曾經有同專業的同學所訂的隔離酒店一間房間只能接受一位同學隔離而不是一間房間兩位同學隔離,在過關時變得麻煩並需即時找隔離住宿。住宿成本增加之外,來港的心情也大受影響。因此,來港前必須確保住宿是接受家居隔離的。

由於政府規定抵港後兩小時需要開始隔離,同時建議同學在內地先了解住宿附近的生活機能,如:超市位置、餐廳及交通等。先多了解一下附近,到埗後便會較易適應香港的生活。而且,同學也可問問附近的餐廳有否提供外賣服務。如有,同學也不妨向店家索取外送單張,方便日後打電話叫外賣。

同學來港前或後,也建議先下載一些本地外送服務的手機應用程式或瀏覽香港網上電子商店的平台,方便隔離時可以隨時叫外賣充飢或購買不同的生活用品。到需要使用服務時,就可以得心應手!

完成隔離,就是另一種生活的體驗

現在三位同學正在香港接受面授課堂、認識了來自不同國家的新朋友,享受來港讀書的樂趣。「香港比北京更加國際化,有很多不同種族的人士聚居香港,讓我體驗到文化交融的獨特性。這種感覺是我生活在北京時沒有的,我特別喜歡這種感覺。」丁同學笑說。「我都有感覺到!上個月萬聖節我跟室友一起去了蘭桂坊感受一下世界知名的萬聖節慶祝聖地,氣氛熱鬧,很多外國人都有打扮,讓我體會到來港讀書的樂趣。」郭同學也笑道。相信香港多元文化的交融及國際化社會模式,令不少同學都樂在其中,相當享受。

如果你也想體驗香港五光十色、文化多元的生活,事不宜遲,現在就開始計劃下學期來港上課或報讀明年秋季的課程。明年的你,也跟他們一樣在香港過著多姿多彩的留學生活體驗。

租房陷阱大解構 (四): 有好房源,尋室友

“有好房源,尋室友”這句話在租房的論壇上常常看到,沒想過有可能是騙局的開始吧。曾經有騙子在論壇上假扮學生,發貼說自己聯絡到業主,找到好房源,但要找幾位室友一起合租。房子聽起來性價比很高,例如說有一套小區的房子,但每個人三千多元就可以拎包入住單間之類的招數來讓你馬上心動。曾經在香港找過房子的同學應該知道,在小區裡以這個價格住到單間的機會很少,除非房子很舊或者有問題。

聯絡上之後,對方會把房子的照片發給你,說是現場拍攝。所有條件談好之後,就會要求和你交換身份證和Offer Letter等文件,核實身份。然後就會要求你打兩押一付的訂金過去,落實房子的合同。這樣,對方就成功地騙了你一萬多元然後消失了。

為甚麼有照片,又有真的身份證明文件和Offer Letter,都可以是騙局?首先要拍到那些照片是非常容易的,只要他們去中介那裡說要租房子,一看便可以是十套,全部都拍下來,就有大量的房源了。身份證明文件和Offer Letter,你不是都發給他嗎?那他也可以拿別人的身份證和Offer Letter來發給你。就算對方給你看合同,也可以是假的,因為香港的標準租務合同在網上隨時可以下載,要打上你的名字和一個假業主的名字一點都不難。

怎樣才可以避免受騙?最好就是找朋友在香港幫你核實合租同學的身份,一起去看房和簽合同,那就最安全了。如果不能親自來看房,那就選擇大學學生事務處認可的住宿供應商吧。

最後,身份證和Offer Letter等是不應該胡亂發給自己不認識的人。對方如果拿著你這些文件去犯案,你隨時惹禍上身也不知道呢!

版權所有。我們歡迎讀者轉載,但請註明作者為安怡居香港學生宿舍。謝謝。

租房陷阱大解構(三): 室友失蹤了,房租誰來交?

剛來到香港讀書或工作的港漂,多數都要選擇和其他室友合租,除非是租劏房吧。很積極地找到室友之後,一起去租房簽約,合約裡寫上了大家的名字,就以為從此就可以每個月一起準時交租就可以了。誰知有一天……

好像有多天沒有碰上室友了,他的房門一直關著,不知道他是回家探親還是出了差,反正大家都忙。交房租的日子巳經過了幾天,又沒有看到他回來,打他的手機又闗了機,心裡有點急了。再多等兩天吧。

兩天又過去了,房東巳經催促我們交房租。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吧,不如找開鎖師傅來開門看過究竟。誰知門一打開,當場嚇呆了,因為房裡巳經甚麽都沒有,只有地上一堆垃圾!原來室友巳經神不知鬼不覺地搬走了!那這個月的房租誰來交?

怎樣才能避免被室友坑掉?這個其實是相當困難的,除非你們每人各自和房東簽自己的合約吧!

版權所有。我們歡迎讀者轉載,但請註明作者為安怡居香港學生宿舍。謝謝。

租房陷阱大解構(二): 短租兩三個月,無合同

暑假將快開始,很多短期來港做研究、實習或者做項目的朋友都會在這段期間找短期住宿。正好這時,大學的學期也將快完結,有些巳經完成課程並不打算留在香港拿IANG的同學,就會準備回家。但房子還沒有到期,空著又好像很浪費,就會到論壇掛帖。這是一個很好的配對。

但香港的標準租約一般不容許租客私自轉讓。如果沒有得到業主的同意就私自把房子租了給其他人居住,就是非法的二房東行為。其實很多業主都怕麻煩不會同意轉租的。私自做二房東的人固然犯法,但住了進去的人也一點保障都沒有,到租約完結業主來收回房子時發現住的人不同了,是絕對有權沒收押金的。到這時候才知道被坑就太遲了。

怎樣避免被坑?就算是短租兩三個月,也必須要有租約,並確認和你簽約的人就是業主。

版權所有。我們歡迎讀者轉載,但請註明作者為安怡居香港學生宿舍。謝謝。

港漂八年,她搬了十次家

生活在別處,租房子總是一個老大難問題,哪裡房租便宜?性價比高?能不能養寵物?包不包水電?有沒有成套的家具?甚至是如果有室友,室友是不是個沒有“奇異”習慣的人。

這篇文章的作者在香港八年,搬了十次家,她記錄下了幾次自己搬家的故事。她說,“可能是搬家與轉工、失戀相比,心理成本最低,每一次‘重新做人’只需要一個新的門牌號。”

你也生活在別處?我想你會喜歡這篇搬家的故事。

◆ ◆ ◆ Image

▲ 在貧富懸殊、寸金尺土的香港,住房一直是難題,有人花費千金換來豪宅,有人日日躋身狹小的套房、板房、天台屋。 攝:林振東

Airbnb 剛出來的時候,我正好剛把年假用完,哪裡也去不了。但還是每日午休都趴在辦公室電腦上,隨便鍵入一個城市的名字,一頁一頁看那一國的人住得怎麼樣,越看越有一種飢餓感,只覺得全世界都在寬敞明亮的大房子裡,從雅典到克拉科夫,從釜山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好像人人都有看得見風景的窗,甚至本身已是風景的陽台。

這當然不可能是真的,只是我慾望不能滿足後,在心裡堆砌的蜃樓,誰讓我住在寸土尺金的香港,只能望梅止渴。在有 Airbnb 之前,我已經養成類似習慣:在本地房屋租賃網站上像看色情片一樣看我租不起的單位,並不需要在半山或是有海景,隨便一個市區一居室就可以花掉我三分之二的月薪,那往往還是裸房——“家具”就是一台空調,一個馬桶,有時可能有個舊冰箱。

然而就是在這居不易的香港,我竟像野草一樣長了八年,算起日子來自己也吃驚。八年,說短不短,換過幾個男朋友,幾份工作,但換得最多的,還是住的地方,剛好十次。那固然是客觀使然,租約到期,或新工作距離太遠,不得不另覓新窩;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搬家與轉工、失戀相比,心理成本最低,每一次“重新做人”只需要一個新的門牌號。Image

▲ 長洲。攝:陳焯煇

長洲“山邊道”

長洲“山邊道 2B”是我第三次遷居的門牌。搬去離島實屬意外,研究院畢業後,本來男友說好要從家裡搬出來和我租單位同住,可事到臨頭,他被家人勸服,決定把給別人交房租的錢省下來,好以後實現“結婚、買樓、湊仔”的香港三部曲。

就這樣預算從八九千驟降至四五千,搜索範圍從油尖旺、觀塘直接轉回新界村屋。男友有個同事住在長洲,每天搭輪渡來回上班,好像也很開心的樣子,我聽說後也動了心。在預算上又填五百,從碼頭一路直上,途徑馬會和觀音廟,租下一間四五百呎的小公寓,附帶房頂露台。

一住就是一年,日日在島上閒晃,連公共圖書館門口躺著的紅眼癩皮狗都熟悉我。如果不算交通,住離島還蠻舒服,朝早行下山在兩家名稱極相似的茶餐廳選一個——或者在“得得米線”吃,或者在“得得好”吃,連菜單都差不多。午間可以從圖書館拿本書去海邊看,餵飽蚊子以後回家打遊戲,晚上餓了,再頂風下山,去碼頭邊買碗滾燙的生菜魚肉湯溫暖一個人的夜。

可生活不只是吃飯與讀書,有日我丟了所有的鑰匙,島上鎖匠上門換鎖,一遍換一遍打聽我的工作、收入,大門搞定後,他忽然說要看看臥室門需不需要修理,執意要進去。我夏日本就汗多,那時硬是又嚇出多一層汗,直說男朋友馬上回家,幾乎趕他出去。那一晚我發了幾個夢,無非是有人上門行凶。醒來後,我忽然想如果噩夢成真,不知過多久才會有人發現我的屍體——男友那時已準備和別人共譜三部曲了。

剛好死約結束,我去仲介那裡交了鑰匙,房東多收了我五百塊,原因是天台我沒怎麼打理,長出大把雜草。再搬才發現實在苦差,幾個大行李拉下山簡直高危。可我在長洲的朋友老年人居多——你試試在白日的長洲找一個不是遊客的年輕人出來,他們都坐早班船出去返工了。一個阿婆建議我僱碼頭苦力,那是每天從船上裝活卸貨的壯年男子,上身赤裸黝黑,肩膀都是繩子勒出的紅印。我在碼頭轉了幾圈,實在無法開口讓別人幹這份苦差,只租了一架手推車,來回六次,終於大功告成——船到中環的時候,搬家公司的車已經在等我。我渾身臭汗,不住安慰自己如此可以省去額外搬家費1000塊。Image

▲ 佐敦白加士街。攝:林振東

佐敦白加士街

下一站不遠,是我在 expat 網站上看到的合租公寓。座標佐敦白加士街,走去百老匯電影中心,如果不迷路大概15分鐘。室友是個剛到香港的美國男孩。房東據說經營家俱生意,故此一室二廳都是精緻裝修。客廳牆上掛了一面大大的星條旗,室友每天坐在旗下的沙發上,研究如何衝出油尖旺。

他是剛從麻州畢業的經濟系學生,畢業後馬上找到位於香港的一家投資銀行的工作,月薪是我兩倍,但總是覺得自己窮,把佐敦稱為 ghetto。我們住的大廈,樓下有麻將房和夜總會,隔壁是上海街大牌檔,有次我要去廣州出差,清晨5點下樓,發現整條街的小吃店都已經開了——據此我推斷他所謂 ghetto,可能就是旺角的人間煙火吧。

但住得久了,漸漸我才明白,他的對比對像是愉景灣、赤柱他老闆和同事家,坐地鐵一站可以到 IFC 辦公室樓下的 expat 住宅區,而“住在佐敦”在他的圈子裡是蠻丟人的事情,就好像歐洲和東南亞的差別。剛搬進來的時候,他幾次邀請我一起逛超市,我以為要培養感情,久了他才說,ghetto 的商店可能看他是白人,要耍詐多收他錢,哪怕明碼標價他也疑神疑鬼。Image

▲ 沙田新城市廣場。攝:林振東

沙田新城市廣場

大概住在那裡兩三個月吧,因為性格實在不合,我戀戀不捨離開了佐敦。又打電話給搬家公司,來的是同一個司機,我和他說去沙田新城市廣場的時候,他語重心長教訓我:“家就是睡覺的地方,有一張床就可以了。你何必總要住那麼好,離地鐵遠一點,房子小一點,平很多。”我看看一室二房要住三個女生的新家,實在不明白為什麼這還算住得好,但明白他是好意,就靜靜地聽,還存下他的號碼,備註“綠 van 司機應該是好人”。

兩個女生很好相處,她們都是記者,一個輪早班,一個輪夜班,週末都在補覺,很難湊在一起。我記得我和其中一個女孩都喜歡吃辣,有幾次我回來的早,會去沙田中心的譚仔買米線外賣另加一個紅油木耳,等她一起吃。

沙田新市鎮是中文大學學生乃至畢業生常租的地方,因為離學校近,交通太過方便。一出地鐵,就是新城市廣場,第一期、第二期,然後又像八爪魚一樣由好多小商場蔓延出去。小型商場沒有 Zara、沒有周生生,店舖門口總是貼著 “final sale”,過幾天就換了招牌,衣服和飾品堆在一起,價錢要平過隔壁新城市廣場好多成。這裡的食肆也走經濟實惠路線,除了譚仔和他三哥,還有一些放題壽司和牛肉火鍋。每個小商場樓上都是二三十層高的住宅樓,這就是說想要回家的話,我們必須日日穿山越嶺行商場。

雖然從家到地鐵站出口只有8分鐘,可心理上那是一段很長的距離,要和無數人擦肩。最可怕莫過於週末和大小節日前後的日子,新城市的底座中央總會搭建一些旖旎的裝置藝術品,不是豔紫就是粉紅,蕾絲、紗網、蝴蝶結,一個不少。也有遊客會站在這些不知道是佛塔還是涼亭的東西前自拍,算是到此一遊的見證。或者曲裡拐彎行多陣,會有個小玻璃門領你去史努比樂園,也就是一個中型露台上的大型玩具擺設,每日都能看見有人在玩偶前排隊,不知道是等著做什麼。

早幾年新城市一期就有一家商務還是大眾書局,後來被趕去一田百貨樓下賣母嬰商品那層,走過去就已經累半死,尤其過莎莎那段路,偶爾要和路人行貼面禮。家居廣場宜家(IKEA)下面也有家專賣 lifestyle 書的小店,然後就是只播大片的 UA 沙田,如果不計沙田大會堂,文娛設施只得這麼多,說到底新界這方面的資源遠遠落後港九。

我們的房子是兩個女孩還是中大學生時候租下來的,畢業了,她們的工作一個在觀塘一個在黃竹坑,坐巴士過去,尤其夜班的時候,很辛苦。沒多久,我們就準備一起搬走了,她們目標向南,去到調景嶺,那房間大小適合白領上班族,又可以通去港島線或觀塘線。而且厭倦了人口密集的沙田市中心,去個只有一間超市的住宅區,聽上去還蠻刺激的。Image

▲ 大圍名城。攝:林振東

大圍名城、公寓式酒店、紅磡㓥房

我則因為在火炭工作,要留守新界東,開始從大圍到大埔看房。印像比較深是大圍名城的房子和馬鞍山的某公寓式酒店。兩處都是月租近兩萬的精品住宅,卻硬生生被中大、城大、浸大的學生改造成宿舍風——酒店臥室、客廳架起上下床,一個單位可以住五六個人,每個人平攤的租金於是只有三千左右;名城原本設計為書房的小房間變成單間,飄窗則改成沙發座,而大客廳架起窗簾又是一件臥室。我那時才發現身邊光鮮亮麗的中國學生原來居住得如此艱苦,很佩服他們的生存能力。

還有一次去到紅磡一個類似㓥房的單位,房間面積最多80呎,天花板低得讓人窒息。想要轉租給我的女孩好心介紹各種收納秘笈,從桌底、床下、門口、牆上變魔術一樣拉出一堆行李,我呆呆站在那裡,不知道怎麼拒絕她。從她的房間出來,沿著走廊走一圈,是個扇形,扇心是公用廚房和廁所,因為不通風,油煙就憋在過道;扇沿則是四五間類似我才剛參觀過那樣的小房間,床和小櫃子緊緊抱在一起。

一直到走到街口我才覺得從密室逃出來,燈火通明的黃埔花園外,食肆生意一家好過一家,已經快十點,店裡還是坐滿了年輕的學生,不知她們是太餓,還是不想回家。

後來我找到九肚山住宅區一個好房子,房東投資買房後出國工作,把房子低價租給自己的朋友,朋友又和我合租。山上的空氣格外好,離辦公室大概15分鐘腳程。不久,我工作的地方搬回大學,我又輾轉去太和、馬料水與朋友一起住,都是快樂時光,之後搬來搬去,直到暫別香港,都沒再離開新界。

臨時家庭,隨時重新來過

回想當初來香港的時候,我沒有料到自己會在這個都市駐足這麼久,總覺得可能要走,因此無論是工作還是私人感情,下意識地不願給予太多承諾,以備真的要走時,可以輕鬆上路。後來這樣已經成了習慣,別人聽起來好麻煩的搬家,我八年就搞了十次,每次只要半天收拾行李,因為覺得大部分東西都可以丟掉,搬到最後就是書和衣服,而如果需要,連它們也可以不要。

每次我都以為搬新家是重新開始的好機會,可以抹掉不喜歡的自己,重新寫個好故事,但還來不及提筆,已經有新的麻煩撲面而來——村屋裡的蟑螂、忽然要漲租的房東、壞掉的空調、要離開香港的室友……只好在本就糊塗的人生中,繼續寫更加荒誕好笑的篇章。而我以為只是我人生短短一站的香港,就這麼緊張密集地滲透了我的生活,悄悄藏在縫隙裡。

某程度上這有點像先結婚後戀愛的老電影,或是哈金小說結尾的恍悟,身邊人才是最好的。整個都市來來往往,歷來流動率高,天南地北的遊子搭伙討生活,都明白暫無可能買樓置地,於是東拼西湊建造臨時家庭。聽朋友說起在北京常常被房東或仲介欺騙,就暗自慶幸香港終究還在的契約精神。而在歐洲一到晚間與週末就斷飲斷炊的慘景,方讓我明白可以什麼都丟掉再隨時重新來過的香港,其實真是絕無僅有。

雖然我已經掉了七個手機,但感謝 google contacts,如今身在異國,我還是能在通訊錄裡找到“綠 van 司機應該是好人”、沙田中心譚仔外賣電話,和大部分室友與鄰居的聯絡方式——不知大她們是否還記得那個邋遢混亂的我?